曾国谦(1903-1986),又名知行、崇祥,四川泸州人,1932年毕业于东南医学院,我校第六届校友。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在家乡创办私人医院——谦德医院,以医生职业为掩护,长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49年泸县解放后,他将谦德医院全部捐献国家,历任泸县专区中心卫生院院长,泸州、隆昌专区医院院长,隆昌县人民医院院长。并先后担任隆昌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隆昌县委常务委员等。曾国谦的一生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川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求学沪上国难当头萌发革命思想
1903年10月,曾国谦出生于四川泸县牛滩乡,父亲为榨油商,母亲早亡,家境逐渐衰落。在哥哥曾国廉的资助下,曾国谦得以继续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东南医学院学习。
旧中国军阀混战、战火频仍,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身底层的曾国谦,深知民众之苦,心怀仁爱救国之志,他追求思想上的进步,早在泸州读中学时就参加了由共产党员曾仲牧、刘力生等人组织的“读书会”,参加轰轰烈烈的闹学潮运动。1930年在东南医学院读书时,经同乡朱慎思介绍,曾国谦和同学任国祥在沪西区一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及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互济会”,他们经常参加“互济会”的地下活动和秘密会议,在位于南京路的永生公司楼上散发传单,在沪西曹家渡一带张贴宣传标语。
1930年12月11日,在地下党的组织下,广大工人、学生齐聚外滩,纪念1927年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曾国谦和同学任国祥一起参加了示威游行。1931年,曾国谦毕业的前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南学子群情激愤,读书亦不忘救国,组织援黑救护队奔赴黑龙江。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沪战频起,当时东南医学院真如校区恰在火线内,一切校舍、设备均化为废墟。为了支持抗战,真如校区腾出校舍为红十字会设立伤兵医院,全院四、五、六三个年级师生,在院长郭琦元的带领下,争先参加国难救护队,救治伤兵。之后又跟随十九路军退守昆山、苏州等地,设立伤兵医院、难民救济所,继续实施救护。曾国谦便是加入红十字会的东南学子之一。淞沪抗战结束后,曾国谦回校参加结业考试,并奔赴苏北宿迁实习。
多年的求学生涯里,曾国谦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日寇横行,与老师、同学一起经历了游行抗议、反内战、战地救护、援助救济等活动,青年学子以医报国、救亡图存的战斗热情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年轻人。他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进步书刊,主动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马克思列宁主义犹如黑暗中的一缕霞光点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也点亮了曾国谦前进的方向。革命的星星火种深植于曾国谦的心中,为其日后真正投身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础。
矢志不渝 行走在刀口剑锋上的革命生涯
1932年,曾国谦毕业之际接到家中电报,多年来一直资助自己求学的哥哥病故,他随即返回泸县,与团组织失去了联系。处理完胞兄后事,为了报答哥哥的恩情,他留在了家乡,负责照顾哥哥的四个女儿,将她们视若已出,抚养长大。
回到家乡后,曾国谦希望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创办一所医院来救治穷苦百姓,实现医学救国的志向。1933年,在四川泸县治平路水井沟,曾国谦创办了“谦德医院”。“以谦学技,以德救人”,取名“谦德”,除了名字中含有“谦”字,更主要的是为了随时鞭策鼓励自己。此后数年里,除了行医坐诊,曾国谦还担任川南师范、私立医校、泸州中学、泸州女子师范学校、职业中学、峨岷中学的校医,通过教书育人,向学生传播医学知识和革命思想,削弱了国民党、“三青团”等反动势力对学生的渗透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他还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何作舟、刘力生、曹德渊、温静涛、曾仲牧等人,在同志们的影响下,曾国谦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以医生职业为掩护为党工作,资助组织的活动经费,捐助药品和医疗器械,免费为地下党员和他们的亲属治病。1937年11月,在中共川南临时工委书记万敬修处,曾国谦由何作舟、刘力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谦德医院”便成为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通讯联络点。除了继续为党解决经费上的问题、救治伤病员,“谦德医院”还以治病为名承担了传递情报信息、秘密文件,接头联络等重要工作。1938年5月,肖泽宽等8名地下党员前往川南工委开展抗日救亡工运工作,负责人万进修和何作舟就是在地下联络站——谦德医院接待这些同志。
对于党,曾国谦从来都是尽心竭力,无私奉献。1939年3月,为了扩大宣传马列主义及抗战救亡思想,建立新的地下联络点,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决定在水井沟附近开办“泸县书店”,其中绝大部分经费都是由曾国谦出资。每当党的经费紧张时,曾国谦都会从医院的收入中拿出部分交给组织,他还曾把家里的地租卖掉二十石,全部上交。“双枪老太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红岩》中虚拟的人物角色,但其所在的华蓥山游击队却是真实存在的,游击队的大部分活动经费和医疗物资同样来自于曾国谦的资助。
为了党,曾国谦从来都是勇往直前,无畏生死。1940年共产党员于壮夫的家人受到安全威胁,曾国谦将其接至家中隐藏两个月后,安全转移。1949年解放前,上级要求川南工委负责人廖林生前往香港汇报工作,恰逢其痔疾发作无法行走,面对国民党的通缉围捕,曾国谦不顾个人安危,将其接到诊所,请专家进行手术,悉心照料,并负责廖林生香港之行的一切费用和临行前的安全保障。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下,曾国谦于1942年9月和1943年6月先后两次被军统抓捕入狱,其中一次还是他的学生胡界西通过其叔叔胡志威(时任省教育厅厅长)出面担保得以释放。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绝不屈服,从未泄露党的一丝机密。
对于人民,曾国谦从来都是以医者仁心,悉心关爱,倾力相助。他为贫穷和有困难的病人减免医疗费,还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的生活。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战火蔓延中华大地,泸州作为川南重镇,成为了日军重点轰炸的目标。八年抗战中,日军六次轰炸泸州,百姓死伤无数。在东南医学院读书时便有跟随红十字会参与战地救护的经历,彼时身为共产党员的曾国谦,更是满腔热血,义无反顾投身救护工作。1938年至1942年,他担任泸州红十字会医院院长,带领医护人员奔赴各地全力救助受伤同胞,同时将谦德医院作为救济点无条件接收伤病难民,为他们提供医疗救护。
初心不改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鞠躬尽瘁
1949年12月泸州解放,曾国谦参加了部队党和地下党在中山联合召开的会师大会,多年地下工作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1950年1月,他将谦德医院的全部资产捐给人民政府,并在泸州军事接管委员会领导下,参加接管医药卫生部门。他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解放了,我们都是国家的,还分什么彼此,只要能为党工作,一切都无悔”。之后他带领谦德医院随泸州专区迁往隆昌县,与“仁济医院”合并成立“隆昌专区人民医院”。隆昌撤专区立县后,医院更名为隆昌县人民医院,曾国谦担任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
在曾国谦担任院长的20余年里,十分注重医疗人才的培养。解放初期(50年代)他自掏腰包,在好友任国祥(时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的支持下,输送多个医疗骨干前往中国医科大学进修学习,为隆昌人民医院培养储备了一批业务骨干。多年来,正是因为这些精锐的人才力量,隆昌人民医院发展迅速,为四川省首批县级“三乙”医院,内江地区唯一一所“90%以上病员留在当地”的县级医院。
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奉献大半生的曾国谦没有躲过历史的狂风恶浪,经历了残酷的打压和批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他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四人帮”粉碎后,任国祥、廖林生、肖泽宽等老一代革命家纷纷为其正名,曾国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作的贡献和事迹才逐渐被人所知晓。1984年10月党为他进行平反,恢复名誉并办理了离休证,然而此时他已因病瘫痪多年。1986年3月,曾国谦病故,享年83岁。
这样一位为党和人民奉献了毕生的校友在我们的校史上始终不为人知,2021年在对馆藏档案进行挖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曾老的名字,查阅文献试图了解他的人生轨迹,然而所有的公开资料都显示曾老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学院。为了探究事实,在我校陶黎明教授帮助下,我们联系上了曾老后人---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峥峥以及曾老一手创办的隆昌市人民医院。在相互交换了档案资料以及充分的交流后,曾老身为东南医学院毕业生的历史真实面貌终于还原。在今年清明节之际,我们还向曾老的家人表达了母校对曾老的怀念之情。
多年来,先辈曾国谦的医者仁心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后人。曾家三代行医行善,他的外孙女吴峥峥教授,医术精湛,心怀大爱,连续20多年带队深入偏远地区为百姓义诊和手术,多次获得“四川好医生”“四川名医”等殊荣。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隆昌市人民医院以曾国谦的革命经历为素材,以吴峥峥教授的内心独白为主线,拍摄了纪录片《医魂》,获得了四川省卫健委第五届微电影评选“最佳纪录片”金奖。
为国为民无所求,千帆过尽终无悔。曾国谦,凭借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穷尽一生,呕心沥血,毁家纾难,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初心如炬,大爱无疆,他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与救死扶伤的医者使命相融合,谱写了一名白衣战士的忠诚赞歌,这与“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不谋而合。回眸历史,缅怀先辈,愿每一位安医人,汲取奋进力量,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筑梦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历史的新篇章。(数据信息中心/档案馆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