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做追梦人,更要做圆梦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依然激扬在师生耳畔,“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 更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座右铭。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带领着学生重走两位伟大人物的奋斗历程,从他们的青春故事中感悟青春力量。
第一个故事从一本书说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记录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生活,辅导员用图片和影像带领学生追溯这段时光,用一张张 “光阴图谱” 再现习近平在梁家河做过的事、说过的话。1969 年 16 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文安驿公社的梁家河大队,七年里在梁家河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作,为解决生产生活的燃料问题,他带人去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并在当地建起了第一口沼气池;他带领村民打井,还办起了打铁社、代销社。在梁家河,习近平光荣入团、入党,当上了大队书记。
看了这段历史,学生都倍感振奋,表示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对我们说,四十多年前他自己也是这样做,他在梁家河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种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生活工作再苦也没有影响他看书的决心,看文学典籍,看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时成为他的思想和精神指引。” 一位同学敬佩地说到。
第二个故事从一篇经典说起,今年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这篇共产主义的檄文发表 170 周年,《共产党宣言》中的语言如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师生们跟随者《不朽的马克思》这部纪录片重回马克思写作《共产党宣言》的时代,回顾了马克思光辉伟大的一生。马克思是思想家,一生追寻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革命家,一生在为无产阶级解放奋斗。
纪录片中展现出的马克思探寻真理的精神、不屈的意志和解放人民的恒心让学生动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最鲜亮的精神底色,学好马克思主义、用好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学生的重要任务。最后,学生们选择朗诵《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著作,在经典的诵读中寻找时代交错的共鸣。
“心中有理想,肩上有担当”,生命科学学院一直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响应时代感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滋养学生成长,让其成为学生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观指南,激励学生将个人目标和人生理想融入到新时代发展当中,鼓励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青春绽放出绚烂的光芒。(生科院 曹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