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奋斗者正青春)
发布时间:2022-05-04  发布来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开栏的话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者正青春”专栏,通过述评、通讯、言论等多种报道形式,聚焦青年群体和奋斗精神,讲述当代中国青年奋斗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实学实干,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青春担当。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

  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

  ——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缝,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一站就是一天,是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试制所加工中心技能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永修工作的常态。35岁的杨永修,是一名数控技术工人,更是中国汽车制造领域的专家。他会操控精密机床加工出高精度异形零部件,能把高端发动机缸体、缸盖垂直度和同轴度等制造精度做到头发丝直径的1/3,把精细的图纸参数加工成精密缸体,还能改装进口数控机床使其拥有更多功能。

  近年来,杨永修主要承担红旗自主研发的高端发动机、变速箱及底盘等精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作,先后完成30余项重大试制任务,累计攻克130多项技术难题。

  “差不多不行,合格也不够。”这是杨永修在数控试制加工中始终坚持的理念——将技术做成艺术,将细节做到极致。

  ——在田间地头,农业工作者用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为土地增效,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双粗糙的手,是他在广阔田野挥洒青春的见证;千万亩金黄稻浪,是他和团队日夜奋斗后的收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周雷,十几年如一日深耕水稻遗传育种与应用研究,培育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底气。

  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周雷每年超过300天待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下乡示范推广水稻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惠及超千万亩稻田、增产粮食超10亿斤。

  ——在训练场上,青年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以过硬的作风和惊人的毅力向世界顶峰发起冲锋,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高高飘扬。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分别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和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收获金、银牌,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年磨一剑。苏翊鸣全身心投入训练,他曾一周滑坏4块雪板,冬天去雪场练,夏天跳模拟气垫,“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失败才能解锁一个新动作”。

  2021年1月2日,苏翊鸣完成了中国单板滑雪史上首个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动作,标志着他已拥有了能与世界高手过招的实力。

  北京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其中1/4是00后。他们奋楫扬帆、热血拼搏,让人们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再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时代对每一代青年有不同的召唤,但不变的关键词就是“奋斗”。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青春梦想,在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夜坚守中可感可及,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闪光,为逐梦前行的伟大时代写下生动注脚。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难、不惧苦,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广大青年扎根基层、担当奉献,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

  2018年4月,大学生村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卢毅不顾自己已有身孕,主动请缨,驻村扶贫,任安徽省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扶贫的路上有辛酸泪水,更有收获。“老百姓对我非常热情,每次走访时都像走亲戚一样。”卢毅说。

  在卢毅和同伴们的努力下,土桥村有了新变化:全村7260亩土地全部完成土地流转;村里有1000亩蔬菜基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4家返乡创业的企业也干得红红火火。

  ——在边疆为祖国巡逻戍边,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成就人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不懈奋斗中结出丰硕果实。

  东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阿卜拉江·伊马木响应号召,怀揣一腔热血参军入伍,来到了西藏阿里军分区某边防连。两年的军旅生涯,他参加了上百次的边防巡逻、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并火线入党,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阿卜拉江坚信,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是他身上肩负的时代责任,更是值得他用一生铭记的荣耀。

  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在体现综合国力、弘扬民族志气的重大工程中,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青年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最前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参加武汉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占总数60%的青年建设者组建13支青年突击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建设奇迹。

  无论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新时代中国青年拼搏在前、奉献在前,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在创新创造中书写成长和担当,在矢志奋斗中践行责任和理想。

  新时代的青春,在科技创新中闪光,青年科研工作者以激昂斗志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的激励推动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

  测量几百米光纤长度仅有0.1毫米的误差,与国外在用产品相比,测量分辨率提高了4000倍,相位精度提高了15倍……这种超高分辨率光矢量分析仪的研制者,正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潘时龙的团队。

  2010年,潘时龙怀着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回国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一天都不愿等待,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微波光子学的浩瀚海洋。

  日复一日地坚守,孜孜不倦地探索,潘时龙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达,探索出雷达未来发展的可行途径。他发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建设科技强国努力奋斗。

  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如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广大青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在国家持续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的大背景下,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用智慧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3月13日,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后,生产线全部开动,机器满负荷运行,我们还在努力增大产能。”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栾大伟最近忙得不可开交,“16日凌晨,我们把包括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内的一批防疫物资连夜送往吉林,希望为疫情防控多出点力。”

  小小试剂盒,从研发到获批上市,栾大伟的科研团队一直与时间赛跑。“为了加快产品研发进度,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近两年吃住都在公司,办公室、会议室随处摆放着行军床。”谈起过往,栾大伟感触颇深。如今,通过大量交叉验证,栾大伟的团队不仅能保证抗原检测试剂的高灵敏度,还大大提高了产品检测的准确率。

  在工程技术创新一线,每年超过300万名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为中国工程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他们用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技术,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加快发展。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们敢于做先锋,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将以蓬勃的青春朝气,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接续奋斗、永久奋斗,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青春动力。(本报记者 姜 洁 杨 昊)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05月04日 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