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发布时间:2021-12-30  发布来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把“坚持自我革命”作为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一百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推进自我革命,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要永葆生机活力,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就要不断汲取党的宝贵历史经验,永葆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
       (一)
       自我革命是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决议》提出:“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正是因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历经百年沧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始终掌握历史主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可以说,自我革命是党在面临失误、历经坎坷、遭遇挫折时力挽狂澜、转危为安、愈挫愈勇的奥秘所在。
       自我革命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一百年来,我们党直面问题、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激浊扬清,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我们党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经过坚决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自我革命是党自觉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新的征程上,应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进发。
       (二)
       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需要看到的是,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因此,必须继续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进一步在自我净化上下功夫,通过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要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管用的防错纠错机制。
       进一步在自我完善上下功夫,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堵塞制度漏洞。要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坚持不懈地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有效增强党的自我完善的能力。
       进一步在自我革新上下功夫,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党形成有利于自我革新的氛围和机制。
       进一步在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深入学习党史,增强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自我提高的动力,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2021年12月30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