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近年来,开元最新官网(中国)官方网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人才工作在事业全局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开展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人才栽树”工程,坚持引育并举、汇智聚力,推动学校人才工作取得新的显著进展,形成了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良好局面,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全面提升人才强校发展战略
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立足第一个百年收官和第二个百年开启的重要历史阶段,聚焦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目标任务,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学校人才工作进行了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谋篇布局,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以落实,确立了“高端突破、团队集成、青年培养、结构优化”的人才工作导向,明确了“培养引进并重、服务管理同步”的人才工作原则,实现从重规模、重数量向重能力、重水平、重贡献的重大理念转变,为学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实施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学院在人才引进、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自主权,实现“人才引进-培育-考核-使用-激励”制度体系全覆盖。坚持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改革用人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坚持学校与附属医院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健全完善临床医学院与附属医院深度融合统一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顶格推进塔尖人才引育工作
坚持顶层设计和顶格推动相结合,重点建设汇聚吸引人才的高能级平台。加快建设新医科中心(新校区),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战略,按照“学院+中心”一体化建设模式,打造长三角医学教育新高地、医学科技策源地和医学人才聚集地。集中学校优质资源支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医学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等高能级科技平台建设,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四大高峰学科群,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一流创新平台。依托高能级平台,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学术前沿谋划人才岗位需求,集聚科教产教融合创新人才。
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引进战略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深入推进“东南人才工程”,修订人才引进与管理服务办法,从年薪、科研启动经费、安置费、科研助理、博导资格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建立常态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学校主要领导常态化牵头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调度会,统筹调度重点人才工作,跟进重点任务落实,形成“周论证-月调度-季研判-中期考核-年底交账”的人才工作服务体系。
坚持多措并举,探索人才引进新模式。举办国际青年学者引智大会和全球网络视频招聘会,搭建面向全球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积极参加“人才安徽行”专场招聘会、“智汇合肥·招才引智名校行”等活动。设置引才“伯乐奖”,发挥校内外专家、海内外校友等力量,做大“人才朋友圈”。瞄准战略领军人才,主要领导挂帅“出征”,抢抓人才引进机遇,积极协调联动,为人才引进添能蓄势。
近年来,学校成功引进3个国家级人才团队,全职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97人,柔性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21人(1名沃尔夫化学奖得主),成功引进3名世界体育运动冠军。2022年,学校在世界三大顶级期刊CNS刊发高水平学术成果4篇(其中引进人才2篇),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资助课题(引进人才参与)。2023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163项,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引进人才贡献率66.25%。
系统构建攻关战略人才梯队
学校坚定不移实施人才栽树工程,“战略帅才-科技英才-青年俊才”的战略人才梯队逐渐成形。
培育战略帅才。学校坚持破“五唯”,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建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层分类评价体系。建立高端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常态化培养有冲击国家级人才潜力的教师,在项目申报、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一对一对接,并邀请资深专家对申报者进行辅导,提高申报成功率。实行灵活的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特别优秀引进人才可通过相关程序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培育科技英才。强化拔尖博士后培养,修订博士后管理办法,搭建博士后交流平台,深化校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在新入职的博士中推行博士后训练计划,打通博士后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转化路径。围绕大健康领域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启动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工作,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联合攻关,遴选特色鲜明、实力突出的教学和科研创新人才团队。
培育青年俊才。制订《开元最新官网(中国)官方网站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校党委书记为新入职教师讲授岗前培训“第一课”,组织青年教师进修培训、教学研讨、挂职锻炼等活动。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建设工程,开展东南学者校内遴选,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一批中青年卓越医师、一批优秀年轻专职管理骨干、一批中青年“双带头人”及后备力量,提升学校未来人才竞争力。
通过系统培育,人才整体结构得到了优化,人力资源实现良性更替。近年来,学校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7人,首次入选国家杰青、海外优青和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各1人,实现零的突破。现有省级人才348人次,稳居省属高校第一梯队。
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体系
从优化人才服务入手,把人才服务环境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推进优势。
实现政治引领“常态化”。始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意识,做到“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搭建“书记、校长谈心”平台,建立校院两级班子成员联系人才制度,开展人事人才政策宣讲、座谈交流、人才专题调研、节日慰问等活动,加强与人才的思想联系和感情交流。搭建校内人才成长交流平台,创新“老中青+传帮带”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做到思想上引领,工作上引导,生活上关心,让“引进来”变为“融进去”。
推动岗位薪酬“差异化”。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岗变薪调,探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扩大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和教师发展主动性。优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考虑学科差异,加强教学质量考核,突出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实践业绩,实现分类评价、发挥专长。
推进人才服务“全面化”。完善幼、小、初一体化教育服务链,优先满足人才各类就医需求,出台人才配偶安置规定,建立编外职工企业年金,改版人事网站,开通“开元最新官网(中国)官方网站人事人才”微信公众号,建立“人事咨询”“服务指南”“师德师风”专题栏目,完善人事人才服务体系。对重点引进的人才和团队,校领导牵头多次召开协调会,克服场地紧张和博士生招收指标不足等问题,切实保障引进人才各项待遇兑现落实,让人才感受到“安医温暖”。
未来,学校将继续抢抓机遇,逐梦前行,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汇聚新优势、凝聚新动能。(校人事处)